2007年,成都医学院被列为国家开展医学教育改革的10所试点学校之一。按照试点学校的要求,2007年底,学校提交了《成都医学院创新型医学科技人才培养研究》报告,并开始对医学人才培养目标、标准、师资队伍、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改革,取得了一系列教学改革成果。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落实人才培养这一高校的根本任务,成都医学院对该校医学人才培养的工作进行重新梳理,近日制订了《成都医学院深入开展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将卓越医生培养计划作为深入开展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
一、优化理念——大系统观念和国际视野
医学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一批具有世界眼光的拔尖人才,进一步形成具有特色的,符合现代教育规律,满足医学界对未来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基本要求、能够进行自我调整和更新的培养体系。改革将立足本校,从国情出发,充分调动校内外的各种资源,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国际交流的平台,为医学人才培养构筑一个开放式的大系统,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医学人才。该项医学教育教学改革将涉及到整个学校乃至学校与国内、国际社会的联系,因此必须要有大系统观念和国际视野。成都医学院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对德交流的窗口,且该校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已扩展到法国、意大利、美国、日本等欧美其他国家,使培养医学人才的国际视野具备了优势。
二、确立目标——高端性和引领性的医学人才
根据教育部医学教育改革试点高校的总体布局,成都医学院制订高等医学人才培养目标是:具有国际视野的行业领军人才、国际认可的高级医学技术人才和创业、研发型高端人才。具体表现为,毕业生获得国际上相应的医生资格认定或者获得国外相应水平大学的双学位。
根据上述培养目标,各试点学院将根据各学科、各行业发展的特殊性,组织教授及相关专家在认真调查、具体分析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具有前瞻性的专业标准。同时,该校计划在部分试点学院开设卓越医生试点班,从今年秋季入学的本科新生中选拔500-600名学生,参加卓越医生的培养试点。试点班学生将紧密结合本科自主招生和研究生推免政策,采用“4+2”的培养模式,实行“能进能出”的流动机制。同时实行普惠制原则,尽可能扩大改革共享面,使可以分享的课程和培养措施即时推广到其他学生,为下一步大面积实施医学教育改革做好准备。
三、抓住关键——至善、格物、育人的教师队伍
建设一支至善、格物、育人的教师队伍,提高医学教育师资队伍的医学实践能力和设计创造能力是培养卓越医生的关键。成都医学院尽管一直倡导教学和科研并重,但由于各种原因,教师在执行过程中,往往投入科研的精力偏多,投入教学的精力较少。此外,医学教育改革首先是课程体系的重新梳理和调整,必然伴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更新,这需要教师们投入大量的精力。
因此,该校将逐步完善配套的师资政策,包括聘用政策、晋升政策、考核政策和其他激励政策,以及教师培训和提高的措施。作为医学教育改革举措之一,学校近日颁布试行了《教师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优先晋升聘任条件》。该《条件》一是将教授和副教授划分为教学型和教学科研型两大类,并根据学科特点分别设定晋升的条件,其目标是引导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第一线,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进卓越医生培养计划的切实推进和深入实施。
二是从关系教师切身利益的职称评聘制度改革入手,对长期从事公共课、基础课教学、教学事迹突出、著有教学学术论文并主持教学科研项目的教学型教师进行了政策倾斜,促进教师更好地发挥教学特长,鼓励更多的优秀教师走上教学第一线,真正将人才培养作为学校的第一要务。
三是考虑到学科的多样性和发展差异,该办法兼顾了各个学科的自身特点,按照学科分类分别设定聘任条件,并力求这些聘任条件体现成都医学院建设综合性、研究型、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的办学目标要求,满足学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核心任务的要求,各个学科对教授、副教授的任职条件要求均定位在985高校同类学科的前列。
四是针对学校理科、人文、社科、艺术等学科发展相对较弱,教师面临着待遇低、晋升难等问题,此次制订的《教师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优先晋升聘任条件》对上述学科教师的晋升评级要求进行了适度调整,鼓励教师根据各学科特点,专注教学和教学研究,推动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的同步前进。
四、探索模式——以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国际化、产学有机结合为特色
创新能力是卓越医生培养的核心,培养创新能力首先应该是培养创新的思维,而课堂是创新思维培养的主战场。因此,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十分强调课程体系的改革,课程设置积极吸取国际知名高校的成功经验,在课程内容、知识学习方式、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实践教学实施方式以及能力培养方式等关键环节进行变革。
成都医学院拥有一批教学创新基地,学校以基地为依托,组织各类创新比赛活动。学校的学生在大型企业实习基地参加实践学习,和企业一起研发新工艺、新产品、新流程和新技术,深化专业知识,锻炼创新实践能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表达沟通能力、团队合作意识。
学校在卓越医生培养计划中将国际视野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作为培养目标的重要方面。卓越医生试点班的学生要求在学期间获得100%的国际交流经历。本科阶段将采取灵活多样的国际交流形式,比如,基础医学院每年暑假举行Summer School的活动,通过与国际学生一起学习,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沟通和学习能力。硕士阶段以获得国际上相应的医生资格认定或者获得国外相应水平大学的双学位为培养目标。成都医学院已与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的高校进行了合作培养项目,目前正努力逐步扩大培养范围。
为培育课程语言环境,让学生尽早锻炼、提早适应,本科和研究生教学阶段将逐步增加双语授课和英语(或德语)授课的比例,吸引国际著名教授和医学一线专家来校交流、合作、同台授课,逐步培育并形成稳定的外语授课教师团队。在教学资源上采用引用或自编外语教材的方式,建设外语课程群。
为保障试点班内所有学生均拥有国际交流的经历,学校在招生时不设定家庭状况要求,将通过985/211项目专设国际交流基金,由学校、学院、国外对方学校、学生本人共同承担出国交流费用,多方筹措,以减轻学生和学校的负担,并保障教育公平。
实践教学体系实施“全过程、递进式”培养,贯穿“4+2”整个培养阶段。通过强化基本技能、培养综合实践能力和参与创新实践3个层次,体现认识深化和实践能力递进式提高的不同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基本技能、发表能力和医学综合能力。学校与众多竞争力强的国内外现代大型企业建立了长期的、稳定的产学有机结合的教学平台。计划与企业合作实行联合课程设计、联合毕业设计等。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