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教育教学工程

当前位置: 首页>>教育教学>>教育教学工程>>正文

新教师培训方案

发布日期:2008-07-30

一、 培训目标:经过培训,树立“爱岗敬业”思想;牢固掌握、熟练运用专业理论知识;熟悉和掌握本专业课程的所有实验技能;具备较高外语水平;能独立承担至少一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和独立进行科研。在思想素质、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上达到高等医学本科院校教师的基本要求。

二、 培训时间:从新教师报到到五年期满。

三、 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及其考核

(一) 上岗前培训

1、 时间和组织:一般安排在报到后,集中培训一个月,由教务处会同基础医学院组织实施。

2、 培训内容:

(1)思想政治:主要是院史、院情教育,时事政策和爱国奉献教育。

(2)教师资质、素养和行为准则。

(3)教育理论与艺术。

(4)专业思想:使新教师熟悉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规格、教学安排和教学要求等,熟悉教学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提高对所从事专业的认识。

(5)心理教育:使新教师端正心态,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初步具备教师的心理素质。

(6)学院教学规章制度。

3、 考核:一个月培训结束后进行培训内容的考核。考核成绩记录并存档。

(二) 在岗培训

1、 时间:当年9月~第5年6月。

2、 方式:以实验技术教研室为单位,导师制为培训机制,指定有良好道德和职业素养、经验丰富、责任心强、具有5年以上教龄、一般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各方面都很突出的讲师也可担任)的教师为导师,全程负责新教师的在岗培训。

3、 内容及培训形式:

(1)职业道德、师德师风学习。

(2)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深化。

a. 听课:完整地听完导师所担任的本专业课程并跟随备课。课程结束后,由导师进行考评并记录存档。

b. 试讲和讲课:由导师决定在适当的时间选讲少量该课程内容,在导师的指导下备课、试讲和讲课。每次试讲要由导师详细记录内容、进行讲评、给出评语并记录存档。

c. 在岗培训期间,参加学院为新教师组织的教学基本功竞赛或其他教学竞赛。竞赛成绩记录存档。

(3)专业相关理论知识学习和深化:专业相关理论知识是指与将要承担的本专业课在内容和课程体系上有密切关系的课程。如,组织胚胎学与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等。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深化可以采取听课、自学的方式。在岗培训结束后,由教务处统一安排考核,记录成绩并存档。

(4)实验技能及实验室工作:每个新教师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下熟悉实验室工作程序、实验室所有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和常见故障排除、试剂药品管理、课程要求的实验的理论和操作等;全程准备和带习实验课。评改实验报告和作业。参加实验室工作是否合格要由导师评定并由教研室主任认定。

(5)外语:自学或参加培训。要求“四会”。能够阅读相关专业科技文章和一般文章;较流利的日常会话并可用外语进行部分章节的授课。新教师要制定外语学习计划,经导师批准后,报教务处备案。每年参加由教务处组织的考核。

(6)科研:参与一个课题组工作,学习科研方法,在岗培训结束之后应能提出自己的课题立项。此项由科研处考核,成绩在教务处备案。

(三) 进修学习

新教师在5年之内,必须到国内有较高知名度的医科大学或综合大学医学院进修学习。时间一般为半年左右。主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科研方法。学习结束后,由所在进修单位考核并出具进修合格证明。

(四) 攻读学位

新教师攻读学位,按照人事处印发的《成都医学院科技人员外出攻读学位暂行规定》精神执行。

上一条:网络课程:Anthropology 下一条:新教师培训和考核档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