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教育教学工程

当前位置: 首页>>教育教学>>教育教学工程>>正文

新教师在职培训方案

发布日期:2008-05-30

一、 指导思想

师资队伍的质量对学院的发展至关重要。在最近5年,将有大量新教师进入我院,对新教师进行全面培养训练是学院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这项工作得到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为了切实开展并做好这项工作,为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打下良好基础,参照教务处和科研处拟定的本年度“新教师在职培训方案”,结合我们的实际制定本方案。

二、 培训目标

经过培训后,所有新教师熟悉教师任职资格的国家标准和我院“教师任职标准”规定的要求,能独立承担一门课程的教学工作。

三、 组织管理

由导师拟订培训计划,计划报基础医学院和人事处备案

四、 培训时间 1年

五、 实施方案

(一) 培训方式、培训内容及其考核

1、 岗前培训:按照教务处和科研处拟定的本年度“新教师在职培训方案”执

行。

时间和组织:例如:

2005年招聘的新教师于7月参加一月集中培训。由教务处、基础部、人文社科部以及附一院教务科组织,欢迎2004年招聘的新教师参加。2004年招聘新教师的岗前集中培训已于2004年7月完成。

培训内容:思想政治教育:院史、院情教育,时事政策和爱国奉献教育。教师资质、素养和行为准则。学院规章制度。专业思想教育:使新教师熟悉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规格、教学安排和教学要求等,熟悉教学管理的有关规章制度,提高对所从事专业的认识。心理教育:使新教师端正心态,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初步具备教师的心理素质。

考核:一个月培训结束后进行培训内容的考核。考核成绩记录并存档。

2、 在岗培训:按照导师拟定的本年度新教师在职培训方案执行。例如:

时间:2004年新教师:2004年7月~2005年7月。2005年新教师:2005年7月~2006年7月。

方式:由教务处、科研处协同组织所有新教师参加全院性新教师培训活动。以教研室为单位,导师制为培训机制,指定有良好道德和职业素养、经验丰富、责任心强、具有5年以上教龄的教师为导师,全程负责新教师的在岗培训。教研室主任要统筹安排培训,制定出培养计划并监督检查落实情况。

(1)培训的具体内容和形式:

进行教师职业道德、师风师德的学习;教育、教学思想和方法学习;

科研设计、科研思维、科研方法的学习;参加全院新教师的各种教学相关的竞赛。

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深化:听课:完整地听完导师所担任的本专业课程并跟随备课。课程结束后,由导师进行考评并记录存档。

试讲和讲课:由导师决定在适当的时间选讲少量该课程内容,在导师的指导下备课、试讲和讲课。每次试讲要由导师详细记录内容、进行讲评、给出评语并记录存档。在岗培训期内试讲次数总共不能少于5次。

参加教学基本功竞赛。竞赛成绩记录存档。

专业相关理论知识学习和深化:专业相关理论知识是指与将要承担的本专业课在内容和课程体系上有密切关系的课程。如生理学药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相关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深化可以采取听课、自学的方式。在岗培训结束后,由教务处统一安排考核,记录成绩并存档。

实验技能及实验室工作:每个新教师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下熟悉实验室工作程序、实验室所有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和常见故障排除、试剂药品管理、课程要求的实验的理论和操作等;全程准备和带习实验课。评改实验报告和作业。参加实验室工作是否合格要由导师评定并由教研室主任认定。

外语:自学。要求“四会”。

科研:硕士以上学历研究生必须参与一个课题组工作,学习科研方法,在岗培训结束之后应能提出自己的课题立项。科研技能和实验方法的学习培训由教研室、导师和新教师根据本教研室新教师具体情况拟定计划,尽可能学习掌握较全面的实验方法和技能。鼓励跨教研室、跨专业学习和训练。

(2)考评:平时考评以训练项目为单位,按照培训计划目标,由导师负责考评并详细填写相关记录表。

六学期和年终考评由教务处会同人事处共同组织。于每年7月组织年终考评,考评内容是全年培训项目,考评方式为笔试及其它方式。每年1月组织期末考评,考核内容主要是本专业教学相关工作,考评方式为笔试、现场听课以及相关技能操作。

上一条:新教师培训和考核档案 下一条:质量监控:教案设计基本标准

关闭